大清早起床浑身没劲,还非要晨跑五公里、泡健身房、喝冰美式,结果一整天头晕眼花像在演鬼片?别急着怪自己太拼,这可能是你的身体在对你喊:“我虚了!别再折腾我!”
中医有句话说得特别扎心——“虚人忌发散,气血贵在收藏,升发乃无奈之举!”这话听起来像是老祖宗的唠叨,但背后可藏着几千年的智慧和现代医学的实锤证据。
我年轻那会儿也犯过这种错。
当年刚学医,觉得自己懂点方子就无所不能,冬天早上起来喝一碗麻黄汤逼自己出汗,想着祛寒升阳一身轻。
结果呢?不到中午就眼前发黑、心跳如鼓,差点在诊室里晕过去,师父拍着我的脑袋说:“小子,你是想治病还是想送命?《黄帝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你这是把阳气当烟花放,能不炸吗?”
说到这儿,咱们就得掰扯一下“虚”到底是个啥概念。
不是你瘦就是虚,也不是你熬夜就一定是阴虚。中医讲“虚”分阴阳气血,有的人气短懒言是气虚,有的人手脚冰凉是阳虚,还有人脸色苍白是血虚,各有各的来路,各有各的治法,就像你感冒了不能全靠板蓝根,养生也得讲究辨证施治。
《伤寒论》里张仲景早就说过:“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意思是该补的时候你猛攻,该静养的时候你硬上,那不是治病,那是找病。
那怎么办?答案就在那句老话里:“气血贵在收藏。”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别瞎折腾,别总想着用各种方法去“提神”、“排毒”、“升阳”。真正健康的体质不是靠一时爆发练出来的,而是靠日常一点一滴的滋养。
比如平时可以多食山药、红枣、枸杞这些归脾、肺、肾经的食材,或者用点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这类经典方剂调理。
是真虚了,不如早点睡觉,少喝两杯冷饮,别动不动就搞什么“极限挑战”。不然哪天你站在镜子前问:“我是谁?”镜子可能会回你一句:“你是那个不懂养生的你。”
毕竟,活着不是为了打卡,是为了活得久、活得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付融宝配资,配资世家炒股配资开户,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