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七月,龙舟鼓响,水韵激荡。
7月5日至7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体项目龙舟比赛决赛将在南海丹灶仙湖举行,这是十五运会首个水上群众项目决赛,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龙舟文化圈”的盛大展演。这场以千年龙舟为纽带的体育盛会,不仅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以“体育+”的创新模式,绘就了大湾区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开幕式现场。摄影:影子
湾区龙舟激战,速度与激情上演
世界龙舟看中国,中国龙舟看广东,广东龙舟看佛山。
百桨击水,鼓声震天,连续三天的男女子及混合组100米、200米、500米直道赛将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巅峰对决。
100米比赛队伍们向终点冲刺。摄影:《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自2017年天津全运会增设群众项目以来,龙舟首次作为水上项目亮相十五运。作为十五运会群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舟比赛将在南海区丹灶镇仙湖举行,该赛场已完成升级改造,符合全运会标准。本次赛事中,“粤港澳联队”将作为独立队伍参赛,彰显大湾区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赛事都是安排在群众身边,进景区、进商圈。这一次的龙舟比赛便选址在风景优美的仙湖,让观众能够在欣赏激烈赛事的同时,领略自然美景。赛事活动跟民俗文化相得益彰,每场会举办特色的展演和非遗文化的展示,吸引大家看赛的同时体会到当地的民俗文化。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特许商品吉受到群众喜爱。摄影:《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开赛前,29 支龙舟队伍进行了巡游、披红点睛仪式,还有龙舟说唱、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示、情景歌曲演唱、龙舟漂移主题舞蹈等开场表演,民俗文化的展现为比赛添色添彩。南海有着功夫之城、龙狮文化之乡的美誉,这些丰富的民俗元素融入赛事,充分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赛场旁的非遗展示备受群众喜爱。摄影:《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2024年南海区举办龙舟赛事超500场次,如中华龙舟大赛、叠滘龙船漂移赛等,吸引超百万观众。佛山叠滘特有的龙船漂移赛更是被央视誉为“水上 F1”。
接待组精心策划为比赛期间生日的龙舟队员赠送南海特色纪念品,传递东道主的暖心关怀。《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7月5日,上海队赴丹灶仙岗社区体验佛山文化,感受深度融合的南海实践。7月6日,香港队赴九江开展交流活动,不仅与九江龙舟队水上交流,还将参观龙舟基地展厅、璜矶鹭鸟天堂等。
龙舟赛事助力,湾区乡村“活力竞渡”
佛山以赛事为笔,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体育促振兴”的新篇章。
南海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毗连广州,面积1071.82平方公里,下辖6个镇、1个街道、29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87.45万,常住人口370.19万,海外侨胞40多万。南海区六镇全部位列全国千强镇前100名,城乡收入比降至1.40,展现“绿美南海”生态建设成果。
在生态治理方面,佛山结合“水上南海”战略,投入近2亿元对叠滘河涌进行系统治理,不仅改善了水质,更将治理后的河涌转化为既能承办赛事又能供市民休闲的亲水空间。这一举措既保留了传统龙舟文化的根基,又为城市增添了生态活力。
产业联动效应同样显著。南海区通过“龙超”品牌(1个龙超IP,龙舟、醒狮、舞龙3大载体,N个延伸业态)赋能乡村振兴,吸引企业赞助超1000万元,如“九江双蒸”冠名赛事,形成“文化引流—消费转化”的良性循环。本土企业纳德利龙舟公司凭借赛事带动实现营收突破201万元,端午期间全区龙船饭超过2万围,直接带动餐饮消费1600万元。
文化传承方面,“南海龙堂”文化地标的建成和10条龙舟研学线路的开发,让年轻一代有了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年接待学生超过5万人次。
2023年,九江龙舟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叠滘龙船漂移、西樵半山扒龙船等55场赛事构成“村村有队伍、年年有赛事”的盛景。
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火热举行。 摄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周春
文体旅融合,龙舟划出发展新画卷
2025年端午期间,各级媒体报道叠滘龙船漂移等南海“龙超”赛事2088篇,叠滘龙船“飙”上人民日报头版、再登央视《新闻联播》,央视大屏报道超3小时8分钟,在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微博、百度等平台及主流媒体客户端总浏览量超过63亿。
其中,南海区2024年游客量突破2500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6%,酒店订单量同比涨145%,租车订单增250%,机票订单增长110%。广东千古情演出等文旅项目成为“一台演出带火一座城”的典范,探出一条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践路径。
产业科技方面,超325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涌现车间无工人、企业无外电、厂区无废水的“三无工厂”以及无水印染、氢能染布等一批“以新提质”案例。氢能、安全应急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传统龙舟注入“无水印染”等创新技术。
改革转型方面,以再饮“头啖汤”的魄力集成式推进10大方面重点改革任务,系统破解结构性、根本性问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集成式改革在全省现场会作经验交流,深化科创机制改革入选全国年度改革案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涌现“分润模式”、强村公司,亿元村居增至51个。
站在“十五运”的新起点,南海与湾区兄弟城市正以龙舟为纽带,锚定“百千万工程”目标,共绘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七月流火,百舸争流。逐梦全运会,扬帆大湾区。当全运会的龙舟鼓点与湾区发展的时代浪潮共振,佛山用千年龙舟文化为时代注脚,以“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拼搏精神,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全速前进,向世界讲述一个关于传统焕新、城乡共富、湾区融合的中国故事。
■十五运科普时间
岭南龙舟之乡的百年传承
南海作为“中国龙舟运动之乡”,拥有1048支龙舟队伍、2168条龙舟,职业(半职业)扒丁约2000人,九江镇更以“中国龙舟名镇”闻名,这里的龙舟文化源远流长——九江下西村“翘南洛溪社”龙舟传承300年。
南海龙舟运动蓬勃发展,每年举办超500场赛事,吸引百万观众。九江龙舟队曾24次代表国家出征国际赛事,斩获128枚奖牌,展现了“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拼搏精神。2024年推出的“南海龙超”品牌,通过六大赛事和三大配套措施,将传统龙舟文化转化为全民共享的体育盛事。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影子
【实习生】潘沁
【通讯员】麦洁怡
【本文责编】张蓓蕾
【频道编辑】李卓华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郭芳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付融宝配资,配资世家炒股配资开户,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