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曾带领亏损13年的核工业扭亏为盈,把企业利润拉升200多亿。
可最终,他却因出卖国家核机密,收受18亿贿赂,沦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核领域间谍”。
那么这个人是谁?为什么拥有如此地位还要当“间谍”?
康日新的起点
1953年的山西大同,康日新的人生开局,就是一把烂牌。
穷,是他童年唯一的底色。父亲是生产队长,家里穷得叮当响,能让他念完高中,已经是全村人眼里的奇迹。
展开剩余90%高中毕业,没背景没门路,康日新只能去工地搬砖,在黄土里刨食,日子一眼就能望到死。
直到1972年,县水电局电灌站招工。在那个年代,这不亚于一张通往天堂的门票。康日新拿出了骨子里的狠劲,死缠烂打,硬是把自己从一个农民,变成了一个工人。
这个“工人”身份,他看得比命都重。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牌,必须死死攥在手里。
在电灌站,别人嫌累的活他抢着干,别人算不清的账他算得明明白白。食堂管理员、临时老师、车间主任……他像块海绵,什么都学,什么都做到最好。
三年后,工农兵学员选拔,机会再次砸来。康日新把自己锁进杂物间,白天干活,晚上就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啃书。
困了,就用冷水浇头。学不进去,就掐自己大腿,那股“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劲头,让他看起来像个疯子。
最终,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的还是最顶尖的反应堆工程。
从山沟里的泥腿子,到上海名校的核工学子。康日新人生第一场豪赌,赢了,赢得彻彻底底。
“康日新”时代
1978年,康日新踏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大门。从这里开始,他的人生按下了快进键。
在实验室,辐射剂量仪一报警,别人都下意识后退,只有他会凑上去看数据,非要弄明白问题出在哪。
为了一个项目,他能在控制室里熬上三天三夜,饿了啃口干粮,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一会。
他身上那股玩命的劲头,让他很快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变成了独当一面的核心骨干。他主导设计的核反应堆控制系统,成功用于秦山核电站。当仪表盘上亮起稳定绿灯的那一刻,这个不苟言笑的男人,在角落里偷偷哭了。
这哭声里,有技术的突破,更有中国核电自主化的扬眉吐气。
凭着这股拼劲和过硬的技术,康日新在核工业系统内一路狂飙。1996年,他被破格提拔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助理。
几年后,他被派去执掌秦山第三核电,在这里,他把“只要结果”的管理风格发挥到极致。他把员工收入和工程进度死死捆绑,逼得整个团队连轴转。
结果,秦山三期工程提前116天并网发电,创造了世界核电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这种极端的高压管理,在当时被奉为效率的典范,却也为他后来的失控,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种子。
2003年,康日新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他被任命为中核集团总经理,接手了一个烂到骨子里的摊子。
那时的中核,连续亏损13年,负债率近80%,发工资都得靠国家拨款,人心涣散。
康日新上任后,花了三天三夜听取意见,然后抡起大刀,砍掉了12家亏损的子公司,将所有资源豪赌在核电主业上。
阵痛是剧烈的,但效果是惊人的。一年后,中核集团扭亏为盈,盈利2.4亿。到2008年,利润飙升到近50亿。
从农家子弟到央企掌门,康日新成了那个时代的励志神话。巅峰之上,最容易看不见脚下的悬崖。
谁也想不到,就在中核扭亏为盈的2004年,春风得意的康日新,迷上了另一张赌桌——股市。
起初可能只是玩票,但股市的涨跌,像魔鬼一样,迅速勾出了他心底最深的贪婪。
2008年金融危机,股市雪崩。康日新在里面亏得血本无归,曾经的盈利神话,变成了他不能示人的巨大窟窿。
他急了,像一头困兽。就在这时,那些围在他身边的老板们,嗅到了机会。一个个厚厚的信封,开始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
一开始,他也许有过挣扎。但填补亏空的急切,和维护“成功者”面子的虚荣,让他很快为自己找到了借口:“这只是技术咨询费”,“先解燃眉之急”。
口子一旦撕开,欲望的洪水便再也关不住。短短几年,他收下的现金、房产,折合人民币660多万。连他子女出国留学的巨额花销,都有人“贴心”地一手包办。
他渐渐习惯了这种不劳而获,办公室里堆着国家核电的未来,他眼里却只剩下红绿交错的K线图。
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专业和理想,被金钱的铜臭味,腐蚀得一干二净。
出卖情报
如果说受贿是背叛了初心,那么接下来的两件事,则是康日新彻彻底底地背叛了国家。
第一件,是18亿公款。股市的窟窿越来越大,私人收的贿赂已经填不上了。走投无路的他,把黑手伸向了中核集团的巨额公款。
他利用职权,通过一家由亲戚控制的公司,神不知鬼不觉地将18亿公款挪出,全部投进股市,妄图一把翻本。
结果,18亿,打了水漂,连个响儿都听不见。这笔巨款,成了悬在他头顶的一枚定时炸弹。
第二件,是出卖国家核机密。2004年,中国启动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项目总投资上千亿。谁能拿下,谁就掌握了未来几十年的行业话语权。
康日新,作为中方的核心决策者,手里攥着所有底牌:中方的报价底线、国产化率要求、甚至是评标专家的倾向。
法国阿海珐集团,通过隐秘的渠道找上了他。665万,分三次,打入康日新亲属的海外账户。收下这笔钱的康日新,把国家利益四个字彻底踩在了脚下。
他将一份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核心数据,原封不动地泄露给了法方。
最终,综合评分更高的美国西屋公司意外出局,提前拿到“标准答案”的法国阿海珐集团,以微弱优势中标。
这一场肮脏的交易,让国家在项目上多付出了几十亿的真金白银,更让中国在关键技术引进上,陷入了长久的被动。
此时的康日新,已经不再是那个为国奉献的核工专家,他成了一个疯狂的赌徒,把国家的未来,当成了自己的筹码。
纸,终究包不住火。18亿的巨大亏空,怎么也做不平了。2009年8月5日,中纪委的办案人员,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中核集团总部大楼。他们直接走进了康日新的办公室,这位权倾一时的“核掌门”被带走时,桌上还放着他没批完的核电项目文件。
2010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康日新因受贿660万余元,挪用公款18亿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尽管后来因狱中表现良好,减刑为有期徒刑20年,但那个曾经的“寒门贵子”、“国之栋梁”,名字永远地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结语
他一辈子都在向上爬,靠着一股狠劲,赢了出身,赢了事业,赢得了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荣光。
最后,却在人性的牌桌上,输掉了自己。
信息源:中核原总经理康日新违纪前后:公款炒股巨亏,中新网。
信息源:中核原总经理康日新违纪前后:公款炒股巨亏,中新网。
发布于:湖北省付融宝配资,配资世家炒股配资开户,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