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及(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依照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绝大多数患者高血压的原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0%以上;在不足10%的患者中,血压升高只是某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具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了可出现与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外,长期高血压可以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临床应用】
汪少林等11报道治疗高血压病8例,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病联盟制订的标准,收缩压(SBP)>18.7kPa,舒张压DBP)>12kPa,患者至少一项符合。
又根据中医高等院校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的辨证分型标准分型。金匮肾气丸主要适合治疗心肾阳虚型高血压。心肾阳虚一般见症是:①心悸、怔忡;②畏寒肢冷;③朦胧欲睡;小便不利;④肢面浮肿,下肢为甚;⑤唇甲淡黯青紫;⑥舌淡黯或青紫;⑦苔白滑,脉沉细微。其中①、②、③为必备条件,其他则兼见1项以上即可确诊为心肾阳虚型。以金匮肾气丸的组方随症加减怀牛膝、夏枯草、玄参、龙骨、牡蛎,水煎服治疗高血压8例,诸症消退,血压正常。
【病案举例】
1.陆某,女,62岁,退休工人,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病情较顽固,曾服降压灵、北京降压0号、罗布麻复方降压片均不显效。1990年初诊,SBP25kPa,DBP15kPa,临床证见畏寒肢冷,舌淡边青紫,舌苔白滑,脉沉细微。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
治疗以金匮肾气丸为主,煎服汤药牛膝15g,夏枯草15g,玄参30g,龙骨20g,连服20天,血压正常,诸证全消,至今10年随访血压正常。
2.付某,男,43岁,1998年4月5日初诊。患高血压病多年,用许多中西药无效。西医检查:血脂、血液黏稠度均不高,无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变,无家族高血压病史。症见耳鸣,头晕,恶心,面黑少光泽,尿频,大便燥结,舌体淡胖,中后部苔略黄,前部苔白。口有苦味,畏寒怕冷,脉弱短。血压210/140mmHg。此乃肾阳虚及阴、寒极化热、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之证。方用金匮肾气丸成药配伍玄参,每日服金匮肾气丸3次,每次2丸。以玄参20g煎汤送服。服药7天后,患者头晕消失大便正常,血压降至170/130mmHg,舌中后部苔无黄色,口不苦,脉弱,但无短象。继服前方7天,尿频明显减轻,血压降至140/95mmHg,脉较前明显有力。效不更方。继用7天,患者面色转黄红隐隐,二便正常,耳鸣消失,畏寒之象减轻,血压降至130/80mmHg.嘱其每日早晚各服金匮肾气丸1丸,予以巩固治疗,服60天停药。追访2年,患者身体健康,血压始终在12075mmHg或130/80mmHg之间.
3.营某,男,64岁。患高血压病已11年。症见面色黧黑,尿频,夜尿多,阴囊潮湿而痒,腰痛,腿软,疲乏无力,大便稀薄,动则即汗,头晕,舌胖大,边多齿痕、颤动,苔白,后部苔略厚腻,脉寸关弦细,尺部短。血压190/156mmHg。此乃肾阳严重虚损,肝木乏肾水滋养之证。方用金匮肾气丸成药加制仙茅、黄芪、地肤子。金匮肾气丸每日4次,每次3丸。制仙茅30g,地肤子20g,黄芪15g。水煎,早午晚各1次,每日1剂。
嘱其忌房事、低盐。连服15天,患者头晕明显减轻,阴囊潮湿减轻,夜尿次数减少,脉由弦细转为弱短。血压降至150/115mmHg效不更方,连服5天,患者面苍黑之色见少,略见黄色,腰痛腿软、乏力之明显减轻,大便散状,自汗减少,脉较前有力。血压降至140/95mmHg,上方减仙茅10g,地肤子5g,加黄芪5g,连服15天。患者面无黑色,自感体力倍增,头清目明,夜尿一次,大便条状,寸关脉柔和有力,尺脉略不足,舌体见小,不颤动,阴囊无潮湿瘙痒之象。前方除仙茅、地肤子,连服10剂,患者自言无病,每晨练太极拳90分钟,无大汗、之力之象,血压降至136/90mmHg,脉柔和有力。嘱其长期低盐饮食,限制房事,连服金匮肾气丸90天,早午晚各1丸。随访3年患者血压维特在150/90mmHg,165/95mmHg之间,其余正常12
4.刘某,女,76岁,1998年3月24日初诊。患高血压病10余年,常感头晕,血压波动在24~29/13~15kPa之间,长期服复方降压片,血压可维持在21~25/11~13kPa之间。近2月头晕加重,伴耳鸣,血压增高,服复方降压片血压下降不明显而转中医治疗。用育阴潜阳之法,服药30余剂初服头晕减轻,血压可下降,继服无效,邀余诊治。诊见:头晕,耳鸣,口干,心烦,两手心发热,夜间尿频,穿衣较厚,舌暗红、苔白,脉弦细缓。
证属肾阴阳两虚,虚阳上越。治宜滋补肾阴,引火归元,佐以潜镇。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5g,山药12g,牡丹皮、茯苓、泽泻各10g,附子、肉桂各6g,龙骨、牡蛎各30g5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头晕、耳鸣减轻,夜尿2次,血压20/12kPa。停服降压药,续服20剂汤药,血压维持在19~20/11~12kPa之间,嘱服金匮肾气丸善后,半年后随访血压正常.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中头胀痛,眩晕,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燥,脉弦硬者,辨证当属阳证,治疗以镇肝潜阳、平肝息风、清肝泻火诸法;而头昏蒙为主,体倦乏力,面目四肢虚浮或浮肿,舌淡红苔白厚或水滑,脉沉无力者,辨证当属阴证,治疗则不能再应用上述诸法,在这些高血压的阴证之中,如果伴见腰膝发凉,酸楚疼痛,气短声低,舌黯红,脉沉或虚大。辨证为肾气亏虚,上实下虚,虚风内动,治用金匮肾气丸填补下焦,温润利水,摄纳虚阳,正合法度,故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付融宝配资,配资世家炒股配资开户,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