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安检口的充电宝自弃筐内,部分有欧盟CE认证、无国内3C标识的充电宝也被要求自弃。(南方周末记者黄思琪/摄)
全文共5959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2024年我国共实施消费品召回1100次,涉及产品454.3万件。这意味着,此次充电宝召回数量超过去年全年召回产品总数的1/4。“这既是对企业能否担责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有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安普瑞斯126280型号电芯的总出货量为2000万-3000万片,存在的“问题”电芯数量恐远高于当前宣布召回的数量。
我国现有的缺陷产品召回规定,散见在各个法律、法规及规章之中,后续有必要提升消费品召回制度的法律位阶,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时增加缺陷产品召回的规范。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
南方周末实习生 唐珠安冬 卜芙蓉
责任编辑|崔慧莹
寄不出快递、上不了飞机、不敢丢弃也不会处理、联系客服迟迟没有回应……柯铭没想到,精挑细选的热门款充电宝,会让她在一年后平添不少烦恼。
2025年6月,因电芯材料存在安全隐患,罗马仕、安克两大品牌宣布召回超过120万个充电宝。一个月过去,这起国内最大规模的充电宝召回事件,仍余波不断。
“自2020年实施消费品召回以来,像这样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消费品召回事件比较少见。这既是对企业能否担责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北京市万思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菡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自6月28日起,中国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部分快递公司也把这些充电宝列入了“黑名单”。
截至7月16日,安克超71万个召回范围内的充电宝,已有过半提交召回申请,回收产品近45%。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克创新)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召回工作前期出现快递拒收等突发状况,现已重新对接物流公司,自7月起安排上门回收,并在当地集中完成无害化处理。
召回事件的另一“主角”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罗马仕)虽受停工停产、高层“跑路”等消息影响,但罗马仕7月15日发布公告称,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系统按计划持续运转,公司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承诺“资源优先投入用户权益保障”。
更多人担心的是,除了罗马仕和安克创新,还有多少问题电芯在市场流通?其他使用问题电芯的充电宝为何没有召回?有3C认证的充电宝一定安全吗?召回充电宝,为什么这么难?
1
“问题”电芯出货量远高于召回量
综合各方信息,一款型号为126280(电芯尺寸厚12mm、宽62mm、长80mm)的通用电芯出现异常,可能是此次充电宝出现安全隐患,被“召回”120万台的主因。
安克创新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24年底,有客户反馈部分充电宝使用一年后,出现热失控等异常状况。他们拆解了留存样本,发现这些不同产品型号的充电宝,电芯型号均为126280,而不同批次的该型号电芯,其电化学材料(镍、钴、锰)配比、隔膜拉伸强度及热收缩性能存在差异,由此判断部分电芯存在质量问题。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下称安普瑞斯)是安克创新、罗马仕等企业的电芯供应商。2025年7月,无锡市市场监管局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鉴于该企业的电芯产品可能涉及充电宝起火事件,已依规对该企业生产的锂电池产品全部封存,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
从发现异常,到逆向排查锁定范围、确定原因,历时数月。安克创新有关负责人称,供应商126280型号电芯分为1.0和2.0版本,不是每个电芯都测出问题,安克的测试数据大约是每百万个产品中,出现10-20个异常案例,超出安克设定的安全边界,“基于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在尚未发生安全事故的前提下,安克主动发起了召回。”
有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安普瑞斯126280型号电芯的总出货量为2000万-3000万片,存在的“问题”电芯数量恐远高于当前宣布召回的数量。
那么,为什么有的品牌选择召回产品,有的品牌选择沉默?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颁布的《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第四条,生产者应对其生产的消费品的安全负责。消费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应当实施召回。
上述规定对缺陷的定义为“因设计、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消费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当前,如何界定产品是否存在缺陷,一般基于企业自查或事故倒查。“在自查模式下,不同企业的产品责任意识有差异,考虑到召回成本、企业声誉等因素,若尚未发生事故,部分企业可能抱有侥幸心理,选择暂不召回。”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教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产品缺陷与安全)学术委员会委员黄理纳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2
有3C认证,不等于绝对安全
有无3C标识,已成为一个充电宝最重要的“身份证”。
早在2023年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对充电宝实施强制3C认证,未获证者于次年8月起禁止出厂销售。而“无3C标识禁止登机”的通知,则在2025年6月26日发布,2天后开始执行,被指“过渡期”太短。
突如其来的通知要求带来新的乱象。2025年7月11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安检入口处的工作人员谈到,近期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在机场安检入口偷走旅客自弃的无3C标识充电宝,转手倒卖到二手市场,工作人员在引导旅客的同时,还要随时观察并制止这类行为。
还有网友发现电商平台的部分商家售卖“3C贴纸”,试图通过标识造假帮充电宝“登机”。南方周末记者7月20日搜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相关关键词已被设为屏蔽词。但据《北京日报》报道,仍有商家利用儿童玩具贴纸的链接偷偷售卖“3C贴纸”。
2025年6月28日起,中国民航局规定无3C标识的充电宝禁止带上境内航班。7月7日,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广州白云机场在入口处摆放了显眼的提示牌。(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 / 摄)
南方周末记者此前查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现,被召回产品和涉及的电芯,在2025年6月均被暂停3C认证。也就是说,这些曾经通过国家标准、有3C标识的充电宝,也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
李菡表示,符合国家标准出厂的“合格”产品,不代表绝对安全,也可能存在缺陷。“当前我国的召回机制大部分是在解决后半场的问题,即投入市场后,合格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的危险。”李菡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室任职,参与了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立法工作。
对于“不合理的危险”,黄理纳举例,缝纫玩具中的针虽具有潜在伤害性,但作为实现缝纫功能的必要功能性部件,属于合理危险;而玩具中非功能性的尖锐结构(如装饰性金属刺)则属于“不合理的危险”。当标准与产品技术发展脱节,也可能出现新型安全隐患。
李菡解释,受科技发展水平限制,我国很多领域并无强制性标准,或是标准出台数十年都未作修订,所以才需要建立针对缺陷产品的法律制度,通过召回机制补上产品安全的漏洞。
以充电宝为例,我国首部充电宝国家标准于2018年7月1日实施,但只是推荐性标准。2023年8月起,充电宝3C认证依据的强制性标准是“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和“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的国标。
2025年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的意见,专门针对充电宝的强制性标准才正式启动制定。新国标将增加或提升过度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指由于外部加热或内部短路等原因,导致电池温度过高)等试验要求,未来将取代以上两项强制标准成为充电宝3C认证监管的新依据。
安克创新有关负责人表示,充电宝现有的3C认证更多是在实验室环境下,缺乏复杂场景检测,行业内过往的检测技术也不够成熟。目前安克也在加强电芯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模拟高温、高湿场景等极端环境,对充电宝的耐用性、短路和漏液等问题进行测试。
3
退款难,网络排队超17万人
看到召回信息后,柯铭在6月22日确认了自己的充电宝属于召回批次,向品牌提交完申请,她收到了圆通快递的上门取件短信,第二天却接到快递员的电话——充电宝不让收了。
柯铭询问其他快递公司,没有一家愿意接收安克和罗马仕的充电宝,她联系客服反馈情况,又等待了三天,得到的回复是“已提供新的预约单号”。次日,她又接到短信,“因充电宝揽收存在不确定性,请按照指引自行泡盐水处理”。
罗马仕和安克提供的自行无害化处理方案是:将充电宝放置在盐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沥干水分后,将充电宝装袋投入红色的有害垃圾桶。
锂电行业第三方服务平台“真锂研究”创始人、首席分析师墨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盐水会加速电子迁移,耗尽电量,同时氯离子会腐蚀电极,让电池永久失效,“但要注意,消费者要做晾干处理之后再快递,避免次生事故”。
问题在于,操作过程是否安全、泡过盐水后如何处置器皿、皮肤能否直接接触污染后的盐水?尽管得到了客服指导,和许多消费者一样,柯铭还是感到不安,将信将疑地完成操作后,她在7月1日收到退款。
这样的退款速度,已经让不少罗马仕产品的召回用户羡慕。7月初,罗马仕淘宝和天猫官方旗舰店曾短暂关闭,部分用户得到淘宝官方客服的回应是“卖家(保证金)钱款不足,平台已发起催缴,卖家充值后再退货”。还有网友晒出退款进度,前方排队超过17万人,预计需15-30个工作日退款到账。
对此,罗马仕在7月15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本次召回服务长期有效,每一份申请都将得到认真处理,绝不因时间或地域差异影响服务品质。”同日,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罗马仕淘宝和天猫店铺已恢复运营。
据澎湃新闻7月8日报道,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已要求罗马仕设立专项退款账户,督促企业优化退货流程,同时成立专项督导小组,要求罗马仕每日提交召回进度报告,协调快递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4
物流难,很罕见
在李菡看来,召回是否可行,主要看企业愿不愿意承担缺陷产品责任,而能否完成召回,则要看企业是否愿意投入足够的财力和人力。
6月13日发布预召回公告前,安克创新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这不是安克创新在国内外第一次发起召回,却是召回规模最大的一次。除了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起申请、接受调查、对接快递公司,安克创新还采购了超过30万个经过燃烧测试的防火袋,成本接近600万元。
意外的是,防火袋并未打消快递公司的顾虑,部分快递站点接到了“不收寄召回充电宝”的内部通知,民航局随后发布禁令,“危险”的充电宝让每一环节都充满焦虑。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郝皓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挤压、碰撞或高温环境都可能导致充电宝电芯短路,运输颠簸可能引发自燃,近年来锂电池行业发展迅速,但与之配套的防护装置、保险机制还未完全跟上。
6月底,安克创新与最初对接的快递公司提前终止合作,安克创新内部人士在7月初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我们(在召回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却因为各种突发状况一度执行不下去”。
“此次充电宝的召回,涉及较为特殊的运输要求,在缺陷产品召回中比较少见。”李菡认为,这次召回风波也显现出,有关部门在协调召回过程中的服务性还有提升空间。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始于2004年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逐步扩大到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消费品等领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实施消费品召回1100次,涉及产品454.3万件。这也意味着,此次两个品牌充电宝召回数量,超过去年全年召回产品总数的1/4。
实际上,据安克创新透露,一个月时间内进度过半,已经是安克创新效率最高的一次召回。召回难,其实是所有低值消费品面临的普遍问题。
黄理纳表示,与有车主登记的汽车召回不同,消费品召回主要靠公告,不可能抵达所有消费者,因此召回率远远低于汽车。“比如我长期关注的儿童消费品,产品通常小而分散,这些低值且耐用性差的消费品,关注度和召回率更低。”
7月15日,南方周末记者从京东快递官方客服处了解到,目前安克创新和罗马仕的召回产品支持上门取件,但仅限商家下单才能揽收,不支持个人退换货的寄件。其他无3C标识的充电宝暂时不支持邮寄。
据了解,京东与召回品牌的合作不涉及跨市物流,上门回收后,可以依托京东在各地布局的仓储基地,完成集中无害化处理。
5
召回后,如何做得更好?
对于缺陷产品,留在消费者手中存在安全隐患,后续的回收拆解、无害化处理亦是难题。
南方周末记者从安克创新了解到,目前召回的充电宝单独存储在安克创新的东莞仓库,以屏蔽安全风险,并请专业公司对充电宝分批次处理,流程包括泡盐水放电、外壳拆解、电芯及电路无害化处理。而对于未能邮寄的充电宝,消费者只能自行放电后弃置于有害垃圾桶。
南方周末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北京、深圳、广州5家具备废弃电子产品处理资质的企业,所有企业的答复均为“利润太低,不接受个人回收充电宝”。深圳市启骏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表示,回收至少要数吨起步,企业会对充电宝进行粉碎分解,后续可能做成金属材料。
2025年6月,安克创新在美国召回PowerCore 10000系列中约115.8万个充电宝,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官网提示,请勿将此召回的锂离子电池或设备丢弃至垃圾桶、一般回收流(例如街道或路边回收箱),或各种零售店和家装店的旧电池回收箱中。可将其送至消费者所在市的家庭危险废物(HHW)收集中心,或联系市政府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黄理纳介绍,全球缺陷产品召回的法律制度起源于美国的汽车召回,在缺陷产品识别、溯源和召回后处理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比如,CPSC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缺陷产品信息收集系统,除了企业自主上报,还和医院、商超、海关、社交平台建立联系,消费者和各机构都有畅通的渠道直接报告产品安全事故。该机制下,CPSC每年收集儿童消费品事故超过10万例。
“建立产品溯源体系也至关重要。2008年,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明确要求儿童玩具等产品的制造商必须建立溯源机制,通过标签等记录生产商、批次及产地信息,实现产品及原料的全链条追踪。一旦发现原材料缺陷,可精准定位并快速召回受影响产品。”黄理纳说。
李菡指出,我国现有的缺陷产品召回规定,散见在各个法律、法规及规章之中,后续有必要提升消费品召回制度的法律位阶,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时增加缺陷产品召回的规范。比如,进一步完善“缺陷”的定义,健全各部门协调统筹、评估产品风险的机制。
“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主体,企业应该立足长远,积极开展缺陷产品调查和召回。作为消费者,对召回行为也应该给予更多理解与配合。”李菡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柯铭为化名)
付融宝配资,配资世家炒股配资开户,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