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杰 通讯员眭逸薇)一个入驻了上百家企业、有数千名员工的工业园区,竟然在一年内发生了两起员工死亡案件,而且事发地竟在同一路口。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通过实地调查抓住“隐形杀手”,守护园区道路安全。
r2024年5月,慈溪市检察院受理了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件。案件发生在慈溪市某工业园区内,陈某驾驶货车经过一路口时,与驾驶电瓶车且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张某相撞,导致张某倒地,后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公安机关经调查发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停放在该路口的一辆货车遮挡了陈某的视线,形成了视觉盲区。最终,陈某与违规停车的郑某被认定承担同等责任,死者张某承担次要责任。
r本以为这只是一起个案,没想到同年9月,慈溪市检察院又受理了第二起过失致人死亡案件,同样的园区,同样的路口,同样的死因和同样的责任认定,又是一辆违规停放的大货车惹的祸。检察官不禁发出疑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r为找出问题症结,该院检察官决定前往案发现场,实地察看园区环境。
r“这个工业园区没有专门的货车装卸区,我们只能是能停哪里就停哪里。听说出了这样的事,我们也很担心,可是又没有办法。”见到检察官,货车司机们也纷纷诉起了苦。
r原来,该工业园区建设时间较久,没有设置专门的货车装卸区,也没有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而事故发生的路口旁恰好是装卸货电梯,如果货车司机停车位置不佳,就极易形成视觉盲区,引发交通事故。
r与此同时,检察官还发现园区内生活区域与生产区域没有严格分隔,仅用一围栏作象征性区分;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很多驾驶电瓶车的员工在两区域间自由穿行,且大多不佩戴安全头盔;部分来往车辆对保安提出的安全停泊、减速缓行等提示并不重视,管理难度较大。
r针对这些问题,今年4月,慈溪市检察院向该园区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完善内部道路设施、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强化日常安全警示教育等建议,推动园区消除安全隐患。
r收到检察建议后,园区立刻开展整改,设立专门的货物装卸区,规范设置停车位,安装道路安全设施,并对园区内的员工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r为彻底杜绝同类事故再发,下一步,慈溪市检察院将督促交管部门开展工业园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对辖区74个工业园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保障园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蒋杰 眭逸薇)
r(检察日报)
付融宝配资,配资世家炒股配资开户,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